校友会

当前位置: 学院首页>>校友会>>正文

“蛟龙”号带来了什么?-南华大学计算机学院优秀校友胡震
2013-06-07 00:00 计算机学院管理… 本站原创

.

“蛟龙”号带来了什么?

——“蛟龙”号副总设计师胡震

?“六室一厅”里的副总设计师

黑黑的脸庞,敏锐的眼神,稍胖的身躯,海试期间,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有这样一个人穿梭忙碌于“向阳红09”船后甲板,他就是胡震。

“六室一厅”,是海试队员对后大舱的戏谑说法,位于“向阳红09船”的中后部。这里人多,空气流通性差,夹杂烟味、酒味、甚至汗臭味。但“蛟龙”号副总设计师胡震似乎很享受这里的一切,“这里离干活的地方近啊。”

每次下潜之前,他总是早起第一个来到后甲板的人,沿着潜水器的护栏爬上爬下,像看护自己的孩子一样,细心地检查每一个部位,然后指挥试航员对整个潜水器进行下潜前最后的通电检查,确保做到万无一失。下潜过程中,他没有固定岗位,完全可以回去补觉,但总是守在“炮楼”里,协助完成对“蛟龙”号的指挥沟通工作,好多次午饭都顾不上吃,实在饿极了,也只是一碗稀饭草草了事。下潜任务结束后,当大家沉浸在试航员完成任务、满载归来的喜悦中时,他已开始在后甲板忙着潜水器的检查与维护工作……尤其是在6月23日,“蛟龙”号突破7000米最大设计深度的前一天晚上, 维护部门工作到凌晨1点半,所有工作完成后,胡震才最后一个离开后甲板回到舱室,第二天凌晨5点多,他又第一个来到后甲板……

“蛟龙”号被大家亲切地称为“小胖”,胡震被誉为“小胖之父”,对潜水器的了解细到毛细血管,人都说,他爱“蛟龙”号胜过自己的儿子。有一次临近试验前夕,天色突变,大雨倾盆而下,而舱口盖还开着。胡震抓了块雨布夺门而出,冲向雨中,飞奔上梯,直至舱口盖,用雨布紧紧盖住载人舱舱口,保住了舱内仪器设备不受雨淋,而他自己却从头湿到脚。

这就是我们南华大学(原衡阳工学院计算机系)85级毕业生胡震。

副总设计师胡震测试电磁铁

?

我们更了解深海了

6月15日清晨,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海域,蔚蓝的海面上,“?蛟龙”号开始注水下潜。

今年7000米级海试中,“蛟龙”号每一次下潜深度均超过了6500米,三次超越7000米,每一次下潜均达到预期目标。

“国际同类载人潜水器从未如此充分地进行最大深度试验,这不仅是次数的体现,更是技术成熟的表现。”“蛟龙”号副总设计师、中船重工702所研究员胡震不禁感慨,“‘蛟龙’号从青涩走向成熟了。”

????胡震说,技术进步是与对深海的认识不断深入相伴的。

????深海不仅仅有高水压,还有相对低的温度,潜水器在甲板上温度高达几十摄氏度,而水下则接近0摄氏度,一次下潜中潜水器要经历剧烈温度变化,加上高水压,给设备的适应性能带来了严峻挑战。

????但我们对身边这片海的了解甚至不如太空。

????海试是检验、完善研制成果的重要一环,不少人对1000米级海试的50米阶段印象深刻,潜水器在水面就是潜下不去,“蛟龙”号总设计师徐芑南在船上叹息:配轻了,对不住大家了。

????配轻了,是因为我们对技术还没有足够的信心。

????在5000米级海试中,研制团队初步接触到极端深海环境下一些特殊问题,液压系统工作不正常、机械手动作迟缓、纵倾调节功能迟缓。但通过改进,这些问题在今年海试中得到了解决。

????胡震说,通过“蛟龙”号研制,大深度耐压舱设计、测试和应用技术,大深度蓄电池技术,水声数字通信技术,深水电机技术,保真采样技术,高清视频水下应用技术,浮力调整技术……迈出了一大步。

????在项目立项时,科技部的一个重要考虑是,不仅要研制出一台载人潜水器,更重要的是推动深海高技术的发展。因此在研制过程中,安排了不少的技术攻关项目,解决国外“卡脖子”的问题。

????这当中最典型的是国产推进器的研制。

????推进器是“蛟龙”号潜水器上重要的核心部件,潜水器在水下要完成航行或悬停动作都依赖于它。

????两台国产推力器的研制历时两年,经过了严格的技术测试,此次被成功应用于7035米深度。

????胡震说,“蛟龙”号还带动了其他技术的发展。?

????立项之初,我国浮力材料只能用于几百米深度,如今,这种材料已经可以用于3000米级的潜水器。

张艾群认为,通过海试,我们认识了深海,了解了深海会给技术带来什么挑战,为今后其他深海装备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储备,这是很重要的成果。

“蛟龙”号在海底拍摄的生物

?

“游击队”真正变成了正规军

????“如果你参加了1000米级试验,你会发现1000米级和7000米级海试的队伍不一样。”海试队员里,80%是四届“元老”,张艾群感觉“不一样”,是因为参试技术人员的水平明显提升了。

????2009年海试时,有人评价,这支队伍是游击队,非正规军,在干自己把握不了的事。

????但胡震说,从图纸到实物到试验,一路摸爬滚打,大家对深海的认识加深了,现在团队成员都能独当一面了。

????7000米级海试中,“蛟龙”号遇到了推进器、可调压载系统、液压系统三大故障,拆检程度超过以往任何一次海试。

????6月15日,“蛟龙号”最大下潜深度达到6671米,执行下潜任务回来后,技术保障组在例行检查中发现:两只推进器出现泄漏及异常位移。这个故障如无法排除,将直接导致“蛟龙号”的征程终结。

????这是前面海试没有发现的新问题,在茫茫大海上,联系厂方进行更换非常不现实,面对这种艰难的局面,技术保障组的同志们凭借丰富的工程经验,顶着巨大的压力,开始着手自行排障。经过仔细检查发现是一个塑料抱箍断裂引起了故障。

????由于出海前准备了类似故障发生的维修方案,加工了一批金属的抱箍,技术保障人员不仅修复了发生故障的推进器,还举一反三将其他推进器的抱箍进行了检查和更换,后面的下潜就没有再出现类似故障。

????“故障解决时间大大缩短,解决能力大大增强,这是试验积累的经验。”胡震说,在1000米级海试的20次下潜任务中,有11次是在水面进行的,一个重要原因是,故障排除后,还要把潜水器放到水面,检验故障排查能力。现在故障排查完,第二天就能直接开展大深度下潜,因为“有把握了”。

????作为团队里的“80后”代表,中船重工702所的杨申申说,四年海试,试验深度一次一次跨越,船上工作一次比一次辛苦,但海试却让年轻的试验队成熟了起来。

“也许这个团队将来再做别的深海装备时,不会像当年那么无助、不知所措了。”张艾群说。

?

7000米级海试完成只是一个开始

????每次下潜任务前,胡震都是第一个到达后甲板的人,试验前潜水器要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,每一个设备每一项操作都要严格按照流程表进行执行,并且记录在案。

????今年6月18日,原计划进行“蛟龙”号7000米级海试第二次下潜试验,已经在现场指挥部坐镇的海试现场总指挥刘峰,突然接到胡震在对讲机里报告,液压源管路存在问题,主动请求推迟此次下潜任务。

????“这一路液压管路在本次试验中不使用,但是不带问题下潜是我们的原则。”胡震言语很平实,单纯这个故障,可能不会带来严重后果,但故障往往会引发连环效应,会对潜器安全性造成很大影响。

????“蛟龙”号共经历了51次下潜试验,每次都是按计划完成了试验任务,并且根据海试总结提出了很多完善措施和意见。

????“整个海试都是在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中度过的,我们不怕出现问题、故障,海试就是为了解决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的。”胡震说,实事求是、严谨求实的作风,保证了一个又一个潜次的顺利进行。

????如同其他一些大深度载人潜水器在其最大设计深度的海试一样,“蛟龙”号也曾在推进器、可调压载以及液压油管等方面遭遇故障,甚至陷入困境。但是,研制团队没有仅仅争取设计深度的实现,放弃对故障的追究。

????中船重工702所汤国伟告诉记者,今年在海上条件极为有限的情况下,他们大胆地把国外引进推力器全部拆开,首次实现了对推力器最为复杂的控制芯片的故障修复,既确保了海试的进行和海底作业的成功,也为日后的发展积累了极为宝贵的设计和维修经验。

????十年磨一剑,“蛟龙”号从研制到完成海试经历了十个年头,但深海载人潜水器的梦想却经历了两代人,胡震说,“蛟龙”号7000米级海试的完成仅仅是一个开始,意味着开发和探索深海的第一步刚刚迈出。

????张艾群评价,从去年乃至前年起,“蛟龙”号的示范、带动作用已得到了体现。

????从“九五”起,我国开始设立海洋技术领域,但很少涉及大装备技术。在“蛟龙”号影响力还没那么大时,一个五年计划只支持某一种深海装备研发,但如今深海潜水器技术与装备已列入国家863计划“十二五”重大项目,已经支持了包括ROV(遥控潜水器)、AUV(自主潜水器)、深海钻机、水下滑翔机等大型深海装备研发,从点到线,未来还将实现谱系化。

????“没有‘蛟龙’号的影响和显示度,国家在这方面投入不可能大幅度增长。”?张艾群说。

胡震说,各种深海技术装备陆续投入到应用,这才是“蛟龙”号的真正意义所在。

?

(南华大学计算机学院校友群,根据相关资料整理)2013年6月7日

?

?

上一条:南华大学杰出校友张亚雷、胡震入选首批“科技创新领军人才”
下一条: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特燃站总工陈建平
关闭窗口